个人简介
马边矿业协会会长
公司简介:
马边瑞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是依据马边彝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对马边老河坝矿区矿权整合资格人及整合后新确立矿权人的批复》精神,由原伟业公司、马边白家湾中心校勤工俭学磷矿、觉罗豁林业开发有限公司、侨联公司四家磷矿企业,于2008年9月整合成立的地方性矿业企业。
公司现有员工140人,其中中高级技术管理人员22人。管理团队深耕地质矿产建设、开采技术及管理领域多年,经验丰富,在同行业中具备较强的技术实力与市场竞争力。
公司矿区面积达0.8934平方公里,磷矿办证资源储量3030万吨,总投资超3亿元,建成年生产能力60万吨的磷矿石开采线及年处理500万吨低品位磷矿的洗选厂项目(年产磷精矿32万吨)。2019年,公司成功获评“国家级绿色矿山”与“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实现了采选加一体化发展,产业链条持续延伸。
领航人:周小松的创业之路
作为瑞丰矿业的董事长,周小松的创业轨迹与企业发展紧密交织。2004年,已在马边磷矿业摸爬滚打多年的周小松,凭借敏锐的市场洞察力与敢闯敢拼的魄力,用多年积累的资金组建了马边龙泰磷电有限责任公司,开启了磷电产业的探索。2008年,为进一步延伸产业链、做大做强企业,周小松再次牵头联合其他法人,合资成立马边瑞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为企业注入新的发展动能。如今,两家公司年销售额约2.2亿元,不仅成为地方经济的支柱企业,更以稳健的发展态势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赤子之心:周小松的慈善情怀
周小松的老家在井研县王村镇碑岩湾村。自1983年初中毕业外出闯荡后,他虽鲜少归乡,却始终心系故土:“那里是我的根,家乡人过得好,我才安心。”这份朴素的乡情,贯穿了他的公益之路。
助力家乡基建:一次偶然回乡,他目睹通村道路破败不堪,当即捐出59万元用于村道硬化,圆了乡亲们“出门不沾泥”的心愿。
支援灾区重建:2008年“5·12”汶川地震、2013年芦山地震中,他先后向灾区捐赠10万元,专项用于贫困家庭灾后重建,传递温暖力量。
深耕教育帮扶:出身贫寒、深知“知识改变命运”的周小松,将慈善重点投向教育领域。2008年,他以公司文件形式出台政策:员工子女考上大学,学费由公司全额承担直至毕业;考上重点大学、二类本科的学生,分别额外奖励1万元、5000元。7年来,该政策已资助10余名学生,累计金额超30万元。2013年,他更一次性捐资478万元开展教育扶贫,2023年2月1日,四川马边龙泰磷电有限责任公司、马边瑞丰矿业有限责任公司向市、县重点项目——马边彝族自治县第二初级中学捐赠500万元,为马边教育事业注入强劲动力。
促进民族团结:除资金帮扶外,他将马边困难家庭下岗职工、少数民族村民作为企业用工优先录取对象,既改善了特殊群体生活,也推动了民族团结进步。
行业发展:从原始到规范的跨越之路
回顾马边磷矿的发展历程,每一步都镌刻着时代的印记:1984-1994年(原始阶段):开采方式粗放,管理、安全、生态保护均处于原始状态,无机械设备,矿工住牛毛毡棚,年产量不足10万吨。
1994-2004年(整顿阶段):随着磷矿产量提升,矿业秩序混乱问题凸显——社会闲杂人员私买土地、阻工阻拦等现象频发。县委、县政府成立矿业整顿领导小组,全县矿产全面停产重整,推动开采走向规范化、有序化。
2004年至今(快速发展阶段):在政策引导与技术升级推动下,马边磷矿实现质的飞跃:矿山生态保护、安全生产、社会治安全面改善,产量大幅提升。目前,全县磷矿年产能突破500万吨,并朝着“千万吨级”目标稳步迈进。
董事长结语
从原始开采到绿色矿山,从单一采矿到采选加一体化,30余年的磷矿经营历程,让周小松深切体会到党的富民政策之暖、历届县委县政府领导的高瞻远瞩,更感受到马边人民的善良质朴。值此马边彝族自治县成立40周年之际,他衷心祝愿:马边的明天,如磷矿般坚韧闪耀,如化工产业般创新蓬勃!